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下古代科举的流程图。
古代的科举考试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高考加公务员考试,不同的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是成为基层公务员的选拔考试,而科举考试属于官员选拔考试,或者更准确的来说是属于“功名”考试。考中了功名不代表你就能做官(如秀才),但至少是有了和普通人不一样的特权了(如秀才可以免徭役,见官免跪等)。所以不论是秀才、举人还是进士都是所谓的“功名”,功名带给士人们最大的作用是特权和资质,只有功名在身的“士人”才具备继续向上选拔的资质,所以从本质上他们都类似今天的中组部的“储备干部”,以后能发展成什么级别,就要看个人造化和能力了。
下面是不同功名和现在大概对应的级别分类(纯属个人看法):
秀才, 只是有功名,一般不能做官,放在现在,有功名即具备资质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但是一般不能直接做官,这种相当于获得了公务员考试要求的学历(本科、硕士、博士等,现在还要看具体岗位要求和专业)。
举人,已经有了做官升迁的身份,可以当上县令或者担任教谕等八、九品的官职,放在现在等于是通过了地方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考试,并且通过相应地方党校培训,可以担任科级干部。
进士,如果是排名在二甲靠后或者三甲的,会***六部从主事做起,但通常都会外放地方从县处级干部做起,但是毕竟是中央直属机关外放所以地位上有时候同省级官员平行。如果是二甲靠前那可能会进入翰林院,大概相当于现在享受正处级待遇的中央选调生,如果是一甲,也就是题主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担任修撰,前途十分光明,一般可以坐到侍郎,巡抚,御史等较高的官位,放到现在就直接当中央部委正处级干部。
至于一甲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实际上只是殿试的时候文章的优劣,也就是说考试后皇帝给定的名次不同,不是官职的分级,因此在地位上并无差别。
古代的科举制兴起于隋朝,发展于唐代,兴盛于宋朝,到了明清两代巳经成了寒门子弟改换门庭,步入上层社会阶层的必经之路。而科举考试后的前三名,就会由当时的皇帝亲笔钦点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成为这次科举考试最耀眼的古代明星。而状元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古代科举考试第一名称元,魁首之意。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殿试第一名就叫状元,因为殿试前,士子们皆要向礼部投递报名状获得考试资格之故。
第二名榜眼的称呼,在唐朝时是没有的,唐朝只有探花郎称第二名。榜眼代表第二名是从宋朝开始的,真正把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一甲前三名称呼形成定制的是在明朝。称呼很形象的把名次含义透露出,眼为双目是二,所以称榜眼第二名。探花之意即摘花朵,你必须用三根手指摘啊,三指即第三名也。这样约定成俗,明清两朝后你一说名称,人家就知道你一甲前三考到了第几名。那么考中状元,榜眼,探花,到底可以授于你什么官职呢?
这个各朝代都不同,一般宋朝后所授官职较高,宋朝状元会授于正八品官职,明清两代的状元又更吃香,一般会授于正七品官职,以此类推,榜眼,探花的官职比起状元又会稍低,从八品至正九品不等。说到了官职,我们就再八卦一下,作为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授于的官职工资待遇到底有多少?比起现代是高是低呢?状元授官正八品的话,他的工资年收入折合人民币是24万元。那么榜眼,探花只能是稍低了。按明清两朝状元正七品授官,工资待遇是27万人民币的年收入了。
科举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可以说是一个创举,之前的选官制度都避免不了王公贵族,很少有平民直接就做官的,科举制度不仅使得贫平民百姓能做官,也真正做到了能选拔到有用的人才。一开始科举制度还不够完善,是先推举在考核,不过发现这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十分完善了。
科举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
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