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对方博苏州世乒赛,马龙对方博苏州世乒赛马龙跳桌子

tamoadmin 赛事赛况 2025-02-11 5 0

马龙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时间?

马龙第一次参加世乒赛是在2006年的不来梅世乒赛。

马龙1988出生于辽宁鞍山,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2003年进入国家队,2006年随中国乒乓球队出征不莱梅世锦赛团体赛,并获得了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迄今为止加冕亚锦赛四冠王,是中国乒乓球史上第四位获得大满贯的选手,也是史上首位超级全满贯男子选手。

瑞典世乒赛,马龙对阵加尔多斯,比赛如此艰难,为什么马龙还是选择让球?

决胜局马龙10:0领先,此刻难道还有人怀疑马龙必胜的结果吗?所以马龙让球很正常。只是很多看现场直播的人都会质疑马龙是否让球?这个可以理解,一般都认为马龙10:0领先时一定会发一个***球,结果马龙并没有这样做。个人以为马龙并不想剃对方的光头,确实是想让一个,只是这个球让得很隐蔽,观众看不出来,而对手应该能够感觉出来,因为如果马龙想打11:0的话,他一般会发一个对方中路偏正手位的上旋球或直接偷袭一个奔球,然后下一板进攻,这样八成会拿下来,但是马龙并没有这样做。从马龙发球的落点和旋转可以看出马龙是准备送对方一个机会球的,马龙发了一个偏对方反手的上旋球,让对方在舒服的位置舒服地用反手加力快拨,形成对马龙的进攻态势并最终拿下这一分。经常打球并有一定战术意识的球友应该能够看得出来。

马龙对方博苏州世乒赛,马龙对方博苏州世乒赛马龙跳桌子

让球对于国乒来说,传统比较久了吧。早期让给兄弟国家,后来是队员间“同室操戈”教练组根据后来比赛走向安排输赢。

一说“让球”,不能回避的是跟1988年汉城奥运会有关的两次让球。我个人坚持认为国乒女队的奥运参选名单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我是教练我也绝对那样安排。

这些年国乒常遇到的问题是10:0以后让一球的事,被人诟病。这个问题见仁见智,我们的宗旨,是给人留点面子——这是中国人处世传统,不斩尽杀绝;但是有的民族就是跟我们不同,因为对对手要赶尽杀绝,所以自己落到那个地步时也不指望活。这就是他们所谓的“体育精神”,说到底还是民族文化不同。

足球场上有对方球员倒地不起时即使己方落后也要中止比赛,乒乓球比赛有指出对手打的擦边球未被裁判发现,这也是体育精神。我们的精神就是不剃对手光头。

前些年我喜欢下象棋。下棋的时候,我不偷吃对方的棋子——就是说,如果对方的棋子可以逃吃但他没看到要走别的我会提醒下;30岁起我打过十年乒乓球,我跟人打球的时候一般不先扣杀——“扣杀”是排球、羽毛球术语吧乒乓球应该叫“攻”或“拉”我们洛阳话叫“扇”,反正对方不扇球我也不扇。

10:0让分是中国队的做法,合不合适一看对手反应(如果人家都不接受那我们只好打11:0呗)二看国际乒联或赛事组织方的规定。如果对方不愿意接受让球,可以像冯天薇那样嘛。

谢谢邀请 “开球网”作答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刚刚结束的刘诗雯 vs. 李皓晴 也有这个问题, 10:0领先后,让了1分,结果打到10:6,这给刘诗雯的心理也带来了困扰。

马龙也是一样,很艰难的比赛,10:0之后让1分,是很容易把自己的思路打断,甚至跳出了原有很好的状态。那么马龙为啥还要让一分呢?

主要马龙10:0的时候已经是决胜局,打完了有一个休整的机会,即便打第四盘比赛,也能调动好自己。大家是怎么来看的呢?

说点跑题的,我平时打球有时也会让球,有时还不止让一分。那是因为大家都是常在一起玩的,并且还都是我以前跟人家学的球,所以我的球技见长,而他们的球技长的慢点,为了不至于太难堪,我才选择让球的,但是我的表演也很到位啊,让了球绝不露马脚还表现的着急的样子子。我们是图一乐呵!

瑞典世乒赛1/4比赛第一盘,马龙3-2逆转取胜加尔多斯,这一战应该说打的有些艰苦,世乒赛进行到现在,马龙还没有打过这么长的比赛,由于中国队提前进入1/4比赛,前一天休息,对自己的状态恢复有些缓慢。

本场比赛的比分是马龙11-13,11-5,9-11,11-7,11-3.第一局马龙一度落后3-7,但是马龙没有放弃,把比分追成10平,但是还是被对手11-13拿下第一局。

第二局马龙11-5拿下,第三局对手不断搏杀和变化招式,马龙猝不及防9-11又输掉一局,这就意味着接下来两局比赛不容有失,在第四局开始之前,许昕也在场边悉心指导,观众都非常紧张,第四局一度比分持续上升至7比7平,最后马龙还是抓住机会连得四分,11-7进入决胜局。

第五局,强势苏醒的龙队让对手看到了他的可怕之处,把对手也打回原形,10比0的比分让对手尴尬,龙队这时选择让球,可是龙队发球没有上台,直接发到球网之上,引得中国球迷大笑,龙队经常让球,却演技拙劣,不仅让人哭笑不得。很多网友说,这场比赛被对手连赢两局,给马龙制造如此麻烦,最后时刻就该11-0,让对手颜面扫地。

答友们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