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届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前,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仪式,那就是火炬传递。火炬传递,对于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暨第八届全国特奥会火炬传递点火起跑仪式在陕西省西安市永宁门广场举行,100名火炬手完成首站的接力奔跑。
全运会火炬名为“旗帜”。为期28天的全运会、残特奥会火炬传递在“残健共融”理念下首次将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炬传递合二为一,在三秦大地上的14个站点举行。
火炬传递的安排为西安市2站,其他12个市区各1站。火炬传递的具体行程安排为——8月16日在西安启动。8月18日,火炬来到渭南。8月20日,火炬在韩城进行传递。8月22日,火炬来到革命圣地延安。8月24日,火炬在榆林进行传递。接下来,8月27日,火炬将来到铜川。8月29日,咸阳。8月31日,西咸新区。9月2日,杨凌示范区。9月4日,宝鸡。9月6日,汉中。9月8日,安康。9月10日,商洛。最终将于9月12日,再次回到西安进行传递。
在8月16日的点火起跑仪式上,两名志愿者相互配合,把从革命圣地延安的宝塔山采集而来的圣火火种伸向火种盆,火焰瞬间熊熊燃起。随后,奥运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形象大使秦凯来到巍巍古城墙下接过火炬,高高擎起并向周围致意,昂首阔步开始第一棒的奔跑。秦凯激动地说:“我特别自豪能在家乡完成第一棒的全运火炬传递。”
火炬是一直燃烧的,每个人只会持火炬跑几百米,不超过400米远,火炬手不会一直跑的,过海火炬也不会灭的。在全运会火炬接力过程中作为象征物的火炬当然是一定要。
在历届全运会上,整个比赛期间,体育场圣火台上的火炬一直在默默 燃烧不停。那么,整个比赛期间火炬不能熄灭。
第十四届全运会圣火在陕西西安传递,途中经过经过很多西安比较有名的建筑,像是钟楼安远门。还有最后的终点,大明宫遗址。
这个路线是精心安排过的,是沿着西安的中轴线在传递火炬。这一路程也是想向人们去展示西安古都之美。西安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它是13朝的古都,也就是说有13个王朝在这里定都所以还是一个极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
圣火自采集之后便在武警陕西省总队机动支队的火种存放室保存,护卫队队员每天24小时护卫,要确保圣火从采集成功后,到开幕式点燃主火炬塔,直至闭幕式火炬塔熄灭后才可以熄灭。
圣火护卫的主要责任是负责点火起跑仪式、传递中护跑以及火种灯及相关器材的存放管理。在火炬传递的14站中,护卫队队员要寸步不离火种灯,并负责传递途中突***况的处理,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6月初,武警陕西省总队接到圣火护卫任务后,从数千人中选定了18名综合素质突出的官兵组成圣火护卫队。7月17日,在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圣火采集仪式上出色地完成了圣火护卫任务。
每届全运会火炬名称不一,例如2017年第十三届名为“渤海激浪”,寓意天津地处渤海之滨,在发展大潮中击楫奋进,不断进步的精神,整体外观亦为“浪花”造型,由象征“和谐、拼搏、发展”的蓝、紫、红三色图形“海河浪花”组成。火炬采用金属材质,银白色镂空效果衬出丰富的渐变色彩,寓意美丽天津,彰显时代气息。
十四运届火炬取名“旗帜”,整体形象源于飘扬的红旗。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党和国家在各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火炬上半部分设计层次丰富、极具张力、动感十足,分层采用金色包边。火炬出火口设计灵感源于山丹丹花,具有浓郁的陕西地域文化色彩。火炬手柄部分为白色,对比强烈、醒目,手柄部背面印有火炬传递标识——圣火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