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场令人胆战心惊的比赛。
整场比赛,其实在大多数时间里,马刺队都占据着主动,甚至在最后时刻,绝大部分球迷都已经认为,马刺队不可能会输球。
三巨头热火虽然豪横,但是在老辣的GDP和波波维奇面前,还是略显得稚嫩了些。
2012-2013赛季的冠军,也许依旧还是马刺队的。
但是我猜对了过程,却没有猜对结局,在最后11.8秒,马刺在领先三分且詹姆斯三分投篮不中的情况下,却被波什抢下进攻篮板球后传给雷阿伦一剑封喉,两队被拖进了加时赛。
最终,在加时赛中马刺队败给了生猛的热火队,惨遭败绩。
事后诸葛亮一下,如果那个时刻,波波维奇如果没有将邓肯换下,那么波什还能轻易抢下篮板球,逆转局势吗?
历史没有如果,那我们来分析分析波波维奇为何会在关键时刻,将抢下十八个篮板球,压制了波什整场的邓肯换下?
是波波维奇老糊涂了吗?
这是一场伟大的比赛,雷阿伦的那个三分堪称NBA历史上最伟大的三分。
这个换人由如今的结果来看是失败的,但并不是不合理。邓肯被换下或许跟那两个篮板球有关系,又或许没关系,当时尽显疲态的邓肯,在移动速度和防守效率上已经很吃力了,换上体力和移动速度更好状态的球员上场来限制骑士队的外线。
戏剧性的就是,第一轮进攻防下来了,可丢了篮板,波什抢下进攻篮板,传给底角的雷阿伦,教科书式出手打进三分,比赛被拖进加时,最终马刺输掉系列赛。
这就好比做选择题,一个是高概率事件惨败低概率事件,即换下疲惫的邓肯,马刺防下那次外线进攻,这个概率有六成,马刺抢到后场篮板球的概率也有六成。而不换下邓肯,马刺防守下来那次进攻的概率只有五成,而抢到后场篮板的概率有七成,综合概率换下邓肯更有利于球队取胜。
可事实是,低概率事件的墨菲定律主导了那个结果,比赛没那么多如果,存在的结果是少有的,所以精彩,所以经典。
首先现在马后炮,当时换邓肯没问题,热火一定投三分,换速度快上来防守,其实热火进了三分后马刺为例了,没有暂停换邓肯,本来热火得到技术罚球直接绝杀,那一场裁判偏向马刺的,第四节詹姆斯单节16分与阿伦进三分之前进了三分。第四节逆转了。
老眼昏花?
个人觉得那是一次糟糕的决定 有邓肯在全场波什都被压着打 换下邓肯让波什关键时刻抢下一个篮板 我是一个马刺迷 更是邓肯的粉丝 波波的特点是常规时间做好每个细节 但是我真觉得 他在关键时刻执教能力不如菲尔杰克逊 总决赛被雷阿伦绝杀 季后赛被费舍尔 保罗绝杀 常规赛欧文 还有麦蒂35秒13分等等 马刺做背景被绝杀的次数差不多是最多的 这绝不仅仅是巧合。
竞技体育谁也没错,莱昂纳德两罚一中,如果2罚全中估计也就拿下了,再往后说,就算不换下邓肯未必能保证拿下篮板,伟大的表现肯定有背景,但是作为背景的人就一定会被骂愚蠢吗?没有马超最后的失误怎么成就麦迪的35秒时刻。
历史上太多伟大的时刻都是马刺做背景 雷阿伦总决赛的三分 麦迪时刻 老鱼费舍尔0.4秒的绝杀。。。 其实不只是这些赢家球员显得伟大 背景帝同样伟大 能把这些巨星逼到这种地步。
那其实就是一次很普通的换人,只不过很多球迷喜欢从结果反推原因,再加上一些评论员刻意制造话题,从而放大了那次换人的影响,波波维奇考虑的是最后要防守三分,邓肯移动速度慢,有可能换防不及时,如果邓肯没被换下,热火第一次三分就命中了,可能又会有声音说最后应该上小个子,保证换防速度。
这次换人恰恰说明波波维奇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不像某些教练,最后必须让当家球星在场上,这样输了自己责任也小一些。
与其相似的事件还有奥运会中国队打西班牙,最后时刻换下王治郅。也有很多阴谋论。一种说法是,篮协不希望王治郅成为英雄,因为他有黑历史,这纯属胡扯,要是真是这样干嘛让他进国家队啊?还有一种说法是,最后时刻要让姚明当英雄,也很扯,其实那次换人没那么多弯弯绕,跟邓肯很类似,王治郅也是移动速度慢,防守能力相对不如姚明,教练员有自己的考虑。
迈阿密热火队。2011-12赛季,NBA总决赛在东部冠军迈阿密热火和西部冠军俄克拉荷马雷霆队之间展开,最终经过5场厮杀,热火队以总比分4:1击败雷霆队,夺得本赛季NBA总冠军。队内球星勒布朗-詹姆斯荣获FMVP